改造升级后的店铺(7月23日摄)。李英凤 摄
晨光漫过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黄坪镇的屋檐时,张舒静已利落地拉开店门,智能扫码枪的“嘀嘀”声与顾客的谈笑声交织,唤醒了边陲小镇的清晨。谁能想到,这间如今顾客盈门的百货店,十年前还是门可罗雀的冷清模样。
一纸许可证里的新市场
2015年,在外务工的张舒静带着积蓄回乡创业,在镇中心租下店面经营百货。本以为占据黄金地段生意便能红火,现实却让她措手不及,空荡的货架上零星摆着几包副食,卷帘门开合间透出的尽是失落。“那时候最怕天黑,又白守了一天。”她回忆道。
2020年,鹤庆县烟草专卖局工作人员走访时发现,小店背靠集镇核心区,辐射周边多个村寨,消费潜力巨大。“试试增加卷烟零售。”一句建议点燃希望。在工作人员的全程指导下,张舒静两周内便取得了烟草专卖许可证。
“以前数硬币发愁,现在生意好了,睡觉也能睡踏实了。”张舒静说道。生意有起色后,张舒静主动变革。县烟草专卖局客户经理主动带来了现代终端建设方案,从空间规划、科学陈列到库存管理,全程“手把手”指导。“起初觉得比种地还麻烦,”她坦言,“科学经营就像给店铺安了导航。”半年后,库存周转率提升,滞销品锐减,顾客回购率达70%。
客户经理指导张舒静进行价签核对(7月23日摄)。黑朝泰 摄
数据成了“新参谋”
2024年夏天,鹤庆县烟草专卖局推出加盟终端建设计划,她的店铺成为首批改造样板。从门头设计、货架摆放,到智能收银系统、数字化管理平台,都有专业的团队全程指导落实。三个月后,店铺以全新面貌亮相,美观大方的现代风门头、整齐划一的商品分区、扫码即显的电子价签,引得街坊们纷纷驻足。
如今,张舒静不仅能熟练操作智能销售系统,还会根据数据分析调整进货策略。销售数据转化为直观的曲线图和热销榜单,数据驱动的精准经营,让小店周转如活水畅流。
站在敞亮的店铺里,张舒静希望,“这里不仅要卖货,更要成为乡亲们的‘一站式生活驿站’。”现在,她正筹划组建返乡青年创业互助小组,把十年摸爬滚打的转型经验分享给更多返乡青年。(完)(李英凤)